中国高龄不孕女性辅助生殖临床实践指南
随着晚婚、晚育妇女人群的不断增加,不仅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发达国家高龄女性妊娠比例不断增加[1-3],中国也面临同样情况。2007 年中国高龄妊娠女性人口占比已由 1996 年的 2.96% 升高至 8.56%[4]。尤其自 2015 年 10 月起,随着国家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简称“二孩政策”)的全面铺开,高龄女性妊娠比例进一步提高[5]。随着年龄增加,女性生育能力逐渐下降[6],而生育能力降低或者丧失的高龄女性往往更需要寻求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ART)的帮助。ART 是指所有以建立妊娠为目的,在体外进行的有关人类配子或者胚胎的治疗方法或过程的总称,包括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及其衍生技术等[7]。尽管随着技术进步,ART 已能够有效地帮助不孕夫妇受孕,但对于高龄女性 ART 而言,目前仍有许多方面尚未达成共识,缺乏规范的临床实践。
展开部分内容仅可在
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
收藏
分享